东莞市,是广东省地级市之一,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
这里的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年),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与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合称清代“岭南四大园林”。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这里还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
张敬修
/p>
张敬修,字德圃,亦作德父,广东东莞莞城镇博厦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园主。张敬修因在东莞修炮台有功,被派往广西做官。后因抓获了计谋叛乱的首领,升为县同知。后任知县,知库。年,因平叛农民起义有功,升为广西按察使。随后为江西按察使。
何真
/p>
何真,字邦佐,号罗山,东莞员冈人(今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圆头山村)人,明朝东莞伯,卒谥“忠靖”。
何真为人宽厚,好儒术,与宋濂、方孝孺等人颇为投契。*令风行,以惠州城西私第为义祠,私田百余顷为义田,兴办义学。惠州方山西麓建有东莞伯祠以祀之。
罗亨信
/p>
罗亨信,字用实,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东莞)篁村人,明代名臣。明永乐二年(年)中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不久,提为右给事中。后因科内办事官校勘关防文书迟误,被贬到交趾镇夷卫为吏(今越南)。明仁宗洪熙元年(),重新起用罗亨信。他回京都后,先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直隶四府巡按和浙江按察司佥事。后升为右佥都御史,奉命到陕西监练八卫兵守备边疆。
正统二年(年),北方的阿台王子自塞外入侵。次年,罗亨信自昌宁出兵,擒都达鲁花赤朵儿忽等二十七名,以功升秩一等,并赏赐金帛。正统五年(年)三月,巡抚宣府、大同。正统十四年(年)春,他任通议大夫右副都御史。是年秋,瓦剌也先犯境,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罗亨信坚守宣府,宣府成了牵制也先兵力、配合北京*民守城的唯一的一座漠北边城,使也先最终失败。景泰帝即位(年)后,提升罗亨信为左副都御史,进三品。同年春,擒获与敌人在城下私自议和的宦官善宁,皇帝赐玺书褒扬他为国除患。
苏观生
/p>
苏观生,原名时泽,字宇霖(一作汝临),乳名初七(其母生其于农历八月初七),东莞人。明末大臣,弘光帝时,官至户部主事。清*南下,避兵至杭州,与郑鸿逵等人奉隆武帝朱聿键(初袭唐王)入闽,隆武帝即位,拜大学士。
隆武二年(年1月20日),清*攻破广州,苏观生自缢殉国。
陈策
/p>
陈策,字纯伯,一字翼所,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东莞)莞城镇人。于明万历四年(年)和十三年(年)两次中武举,十四年中进士,授广州左卫所镇抚,后任恩阳守备。万历二十五年(年),随总兵陈璘统援助朝鲜抗日。后剿灭珠池盗李茂有功,升任广海游击,兼任广州海防参将。万历二十八年(年)任四川叠茂游击,后为威茂参将、遵义副总兵。天启元年()被任命为援辽总兵官,在抵抗后金入侵中牺牲,明廷赠太子少保、左都督,赠谥“忠”,立祠纪念。
陈琏:
陈琏,字廷器,号琴轩,广东广州府东莞厚街桥头人。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初授桂林府教授。建文三年(年),升国子助教。永乐元年(),以他有治理才能,擢为许州知州,永乐三年()改任滁州知州。他在任上验丁赋、省徭役、修学校、劝农桑;暇时与僚属在醉翁亭上吟咏,又修一酿泉亭,一泉一石,皆为题品,百姓称他为“小欧阳”。皇帝以他治理滁州有功,特升他为杨州府知府掌滁州事,并赏财帛及赐宴以示奖励。
永乐十七年(年),陈琏因父丧回籍守孝。陈琏于永乐二十二年(年)任四川按察使。宣德元年(年),调任南京通*使掌国子监事,管理全国的教育。次年;因母丧回家守孝五年,后仍任通*使。皇帝特赐诰命,赠其祖父、父亲皆如其官,母与妻为淑人,以示褒扬。
陈象明:
陈象明,字丽南,一字旭庵,东莞石下(今厚街桥头)人。崇祯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淮安,以清操闻,累迁饶州知府,以忤巡按御史,被劾降官。后迁湖南道副使。南明永历帝立,征调土兵至梧州,遇清兵,战死。
张家玉:
张家玉,字元子,号芷园,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今属广东省东莞市)。南明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一。崇祯十六年(年)进士,曾主动投书李自成为起义*效力,李自成战败后改投南明弘光帝。年和清广东提督李成栋在增城大战时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时年仅33岁。张家玉诗作遗留不少,后人辑有《张文烈公*中遗稿》和《张文烈公遗集》。
当然,东莞历史上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东莞历史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