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假期也即将到来。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为期3天的小长假,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温馨提示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清明节放假时间:年4月3日(星期六)~4月5日(星期一),共3天,4月6日正常入园。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3.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4.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假期温馨提示
1.加强外出安全教育,若带孩子祭祖、外出游玩等,一定要在成人的监护与照顾下进行,遵守交通规则,以防走失。
2.带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爱护公共环境。
3.近段时间天气多变,请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加强孩子自我安全防范、自我保护,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4.疫情还未结束,同时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期,请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以多种形式向孩子讲解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以防增加传染的可能。5.放假期间,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睡眠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吃生冷食物,尽量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保证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与生活。6.四、五月份是孩子骨骼生长最快的时候,请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时间,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增强孩子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