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8日,位于清晏园东南侧的铁霞轩古花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这家博物馆陈列展出了余件古花盆精品,大部分藏品都来自淮安本土,见证了明清时代淮安经济的繁荣,体现出富裕家庭的世俗生活与审美趣味。历史上的淮安因漕运兴盛,成为南船北马的交汇地,这些古花盆带你“穿越古今”,感受历史长河留下的不灭印记。
古花盆博物馆是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引入和管理的一家民办公助博物馆,藏品皆由淮安民间收藏家葛强先生所提供。馆舍前身为清江市图书馆旧址,经过8个月的施工改造,这座破旧的两层小楼焕然一新,成为古香古色的特色博物馆,成为市文保建筑再利用的创新案例。
目前博物馆共有两层展厅,共计平方米空间。一层是“一带一路”丝路青花古花盆展,设立丝路青花专题,将青花瓷古花盆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经过精心策划准备,通过对古花盆样式、图案及年代的梳理呈现,展示了中国古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二层为特色主题花盆展,像紫砂类、粉彩类以及古代传统蒲草盆,古花盆的形制、图案、题款以及诗词文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研究和了解当时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葛强先生的收藏始于高中时,由对花草树木的爱好,扩展到对于花盆的爱好,进而几乎所有有年头、有历史的物件,只要他看到了,就会千方百计收入囊中。花盆对于葛强来说,就像是他的家人、孩子。抱着一份热爱,葛强先生醉心于古文物收藏三十余年,涉猎广泛,以古花盆为最,从元末龙泉窑、明宣德青花到清、民国的青花、粉彩、浅绛彩、刻瓷、紫砂、石盆,形制各异、题材丰富,所有藏品近万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葛强先生把私人藏品拿出来建博物馆的初衷,就是把自己的收藏分享反馈社会,让更多人解淮安的历史文化,了解古花盆的艺术价值。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以聪明才智与东方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制瓷艺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古花盆作为陶瓷制品的一部分,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生活之美的追求,成为中国生活审美的载体之一。中国有悠久的盆栽历史,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淮安所以能有这么多古花盆存世,缘于千年运河古都的历史地位,侧面反映了淮安作为运河四大都市的繁华与辉煌。这些古花盆,都曾经由水路或陆路,由四面八方来到淮安,被先人带回家去,种上各式花草,然后又是数十年、数百年的流转,它们被葛强一一收拢,汇聚在“铁霞轩”,让后人得以通过这些实物感受先人的聪明才智和淮安的过往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