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医院柏根基团队、陶维静团队成功开展PET/MRI融合显像,该项技术将具有分子成像的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与具有卓越软组织对比显像的MRI(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融合。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疾病影像诊断达到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水平。
患者为43岁女性,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行为异常,后出现行走不稳症状,来到医院就诊,CT发现脑部低密度影,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给予患者行MRI及PET成像。该患者脑部病变影像征象不典型,MRI无法明确是脑部淋巴瘤还是血管源性病变,而结合PET及MRI融合显像排除了脑部淋巴瘤,提示血管源性病变。通过PET/MRI融合显像对病变准确定位、明确性质,进一步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精准诊断,影像先行!但是目前单一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CT检查的解剖层次分辨率很高,但对于密度非常接近的组织的分辨有困难;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取得任意方位的图像,但对骨性病变和钙化病变的显示不如CT;PET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代谢显像优势明显,擅于发现和诊断全身早期恶性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但在组织结构上显像不如MRI和CT。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ET与MRI融合,已经实现了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的融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意义,不但可以对临床患者病症进行准确诊断和分期,也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无症状患者,尤其是对肿瘤、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的价值。
PET和MRI的异机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图像叠加,而是充分运用不同影像设备优势,相互印证和补充,提升诊断准确率。总的来讲,这两者的结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1+1>2的诊断效果。
MRI和PET融合图像
PET-MRI融合显像诊断优势:
神经系统: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
癌症:对癌症的诊断更为精准,可发现人体微小肿瘤。
心血管系统:在心肌存活性检测和心功能评价领域提供了独特的价值。PET-MRI心肌显像是公认的评估心肌活力的“金标准”,是心机梗塞血运重建治疗前的必要检查。
儿童肿瘤:儿童肿瘤中淋巴瘤、骨骼肿瘤和软组织肿瘤均为发病率较高的病种。PET-MRI为的儿童肿瘤的诊断发展、精确分期和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价值。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相信未来影像融合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更多的新方向,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影像学诊断服务!
图文编辑:影像中心王亚婷
核医学科解明
运营质量管理处王志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