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原来这么有讲究江苏13市名字的由来
TUhjnbcbe - 2020/6/3 13:38:00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了解一个城市

先从了解地名开始

对于泱泱文明的江淮大地来说

有意义的地名实在太多

江苏13城,有13个美丽的古名

赶紧来看看你家乡名称来历是啥?

金陵

南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十朝古都的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名城

金陵,是南京的第一个称谓。公元前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置“金陵邑”。而后又被称作秣陵、丹杨、石头城、建业、建康、江宁。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

姑苏

苏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印在了每一个苏州人的心中

苏州原为匀吴,是商末周君之子建立的国名,也简称为吴。公元前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建立了姑苏城。后又被称作吴县、吴州、吴郡。唐乾元元年(),改吴郡为苏州。与“苏州”相比,“姑苏”更多几分婉约。

延陵

常州

“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

一句“延陵剑”,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历史的余味

常州拥有多年,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而“延陵”是常州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季子诚实守信,传为千古佳话。

广陵

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春秋时期,扬州起初叫邗国。公元前年更名为广陵。南北朝时,北周将其更名为吴州。隋朝又将吴州改为扬州。唐朝初年,扬州被改名为邗州,将南京一带称为扬州;唐太宗时期,又将邗州重新改为扬州;唐玄宗时期,又将扬州改名为广陵;唐肃宗时期,将广陵复称为扬州。

静海

南通

“如花美眷临风落,似水流年静海深”

如花美眷临风落,似水流年静海深

南通曾经古称海陵地、祟山、静海。五代周显德五年(年)才置州,叫通州。清代时北方也有一地名叫通州,为避免两地重名,在南方的通州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南”字,以示区别。民国元年改为“南通县”,年又把县城区及近郊合在一起,这才称为南通市。

清江浦

淮安

“雪消烟涨清江浦,碧草春无数”

雪消烟涨清江浦,碧草春无数

南齐永明七年(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浦的叫法开始兴起。至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年,辖县淮安改为县级市。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海州

连云港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毓秀钟灵古郁州,几多往事足风流

连云港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自秦开始称为,东海郡,直到北齐改为海州;海州的名字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名为新海连市,年定名连云港。

润州

镇江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后来还被称为朱方、谷阳、丹徒、武进、京口、南徐、延陵等。隋文帝开皇15年,于延陵县境内设置润州,是以城东润浦而命名的,明代以后就以镇江为名。

涿鹿

徐州

“涿鹿在彭城,*帝都之。”

涿鹿在彭城,*帝都之

涿鹿在彭城,是*帝最初的都城。也是汉高祖刘邦、南唐烈祖李昪、南朝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的故里,所以古时就是一个帝王之都。

徐州古称涿鹿(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梁溪

无锡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

无锡,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之称,被誉为“太湖明珠”。关于无锡之名,《锡金县志》记载:周秦时代,无锡西郊的锡山发现铅锡,附近居民,竞相开采。故此地原名“有锡”。到了西汉初年,锡矿挖掘殆尽,就被命名为“无锡”。

瓢城

盐城

“绿杨芳草花边路,红杏青帘柳外城”

绿杨芳草花边路,红杏青帘柳外城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古称“瓢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年),汉廷将古射阳县(今宝应县一带)东部靠*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单独设县,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置盐渎县,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

钟吾

宿迁

“东风吹暖到山城,宿预池开鑑水清”

钟灵毓秀,湖光山色,钟吾带着一种豪情的感觉,很符合这个城市霸气的感觉。

春秋时期,这里产生了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钟吾和犹国。西晋太康无年(公元年),设立宿豫县、宿豫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宿豫这个名称。唐朝时为避唐代宗李豫讳,宿豫改为宿迁。

海陵

泰州

“丽见海陵之仓,则红粟流愆”

东晋海陵,曾与金陵、广陵、兰陵齐名华夏,海陵二字,满怀风月,不过少了一种接地气的烟火气息。

泰州具有2多年的历史,秦称海阳,汉初置县称海陵,东晋设郡,南唐时取通泰,安泰之意,升县为州,改称泰州,先民祈盼“国泰民安,龙凤呈祥”,泰州之名从此而始。

真是涨见识了

--不为哗众取宠,只为记录江苏--

来源:网络由江苏好编辑

一个为江苏本地人服务的媒体??

赞赏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这么有讲究江苏13市名字的由来